一、基线的定义
基线是项目、系统或过程中的一个初始参考点,用于衡量后续的变更或进展。它通常代表某个时间点的稳定状态,比如项目计划、软件版本或性能指标。
通俗理解:
就像盖房子前打下的地基线,后续所有施工都以此为准;或者像手机系统的“出厂设置”,之后装的软件或更新都可以对比这个原始状态来判断变化。
例子
这幅图片展示了一个语音识别任务的性能评估结果,包含以下关键信息:
Human level performance(人类水平表现):10.6%,作为对比基准。
训练误差(Jtrain):10.8%,表示模型在训练集上的错误率。
交叉验证误差(Jcv):14.8%,表示模型在验证集上的错误率。
其中训练误差与基准相近,相差0.2%(分别是10.6%,10.8%),但是验证误差与训练误差相差较大,相差4.0%(分别是14.8%,10.8%)。在这个例子中具有高方差的结果。
二、建立基线的标准参考依据
核心问题:
"What is the level of error you can reasonably hope to get to?"
(你合理期望能达到的误差水平是多少?)
强调基线需明确一个可实现的性能目标阈值。基线的三种常见参考来源:
Human level performance(人类水平表现):作为最优参考基准。
Competing algorithms performance(竞争算法性能):同领域其他模型的水平。
Guess based on experience(基于经验的推测):依赖领域知识估算。
图片主旨:说明基线的设定需结合客观基准(如人类或算法表现)或主观经验,而非随意定义。
三、模型性能诊断:基线、训练与验证误差
高方差(High Variance):
基线性能:10.6%
训练误差:10.8%
交叉验证误差:14.8%
训练误差和交叉验证误差之间的差距较大,表明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良好,但在验证集上表现较差,说明模型过拟合。
高偏差(High Bias):
基线性能:10.6%
训练误差:15.0%
交叉验证误差:15.5%
训练误差和交叉验证误差都较高,且两者接近,表明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都表现不佳,说明模型欠拟合。
高偏差和高方差(High Bias and High Variance):
基线性能:10.6%
训练误差:15.0%
交叉验证误差:19.7%
训练误差和交叉验证误差都较高,且两者差距较大,表明模型既欠拟合又过拟合,需要进一步调整。